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夹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>  今日头条  
武威:以文化“底色”绘就城市文明“新画卷”
来源: 文明甘肃      日期: 2025-09-12 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
以文化“底色”绘就城市文明“新画卷”

引言

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、古丝绸之路黄金节点城市,武威市承载着汉唐风韵、五凉文化、边塞文明的千年积淀。近年来,武威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在城市建设中厚植文化基因,在文明创建中彰显历史厚度,让这座丝路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文化厚重、底蕴绵长的独特魅力。

做法与成效

深挖历史资源,守护文化根脉

武威是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,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029处,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,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、见证汉匈文明碰撞的武威汉简、承载佛教东传历史的鸠摩罗什寺,以及马踏飞燕出土地雷台汉墓等,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。武威市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,修缮文庙、大云寺、明代大雄宝殿等文物40余处,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途径,依托雷台汉墓修建汉唐天马城。创新文物+模式,推动历史资源转化为文化体验,武威市博物馆马踏飞燕数字展厅,运用AR技术还原汉代丝路贸易场景;天梯山石窟实施数字重生工程,通过3D扫描技术永久保存壁画信息;汉唐天马城大汉赋、天马歌、凉州词三大体验馆运用AR、VR技术,让市民沉浸式感受汉唐盛世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内涵,通过编写历史文化书籍、拍摄纪录片、举办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,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起来。

 

弘扬非遗文化,延续城市文脉

武威市加强非遗传承,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、省级45项,录制河西宝卷·武威唱本、凉州贤孝艺人专辑等120余部,编辑整理出版《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》《流韵焕彩——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》等图书30多部,拍摄制作出版《民勤骆驼客》等音像出版物10多部,用文字、声音和影像记录下非遗的精彩瞬间,这些非遗既是文化活化石,也是城市文化创新的源泉。积极构建非遗+生态链,非遗传承人开设凉州贤孝传习所,每日上演盲人艺人弹唱的劝善故事,成为市民听古论今的文化客厅;天祝县成立华锐藏歌传习中心,培养农牧民歌手200余人,将《格萨尔》史诗说唱与现代音乐结合,推出《雪山之子》等网红单曲,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1亿次。

 

文旅融合创新,彰显文化魅力

武威市立足文化旅游名市定位,推动文化与旅游、科技、生态深度融合,构建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的发展格局,让文化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,打造特色文旅项目,民勤通航乐园飞行营地,凉州十七巷、阿尼嘎卓帐篷城、户外露营、温泉度假村、摘星小镇星空露营等项目的运营,极大地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。深耕五凉文化品牌,着力打造一节一主题文化品牌,发布《五凉文化丛书》32卷,举办五凉文化论坛15届,举办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、交流与融合:隋唐河西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5次,邀请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300多名专家学者来武进行学术研讨和考察调研,推动凉州文化研究不断深入,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。

加强文化浸润,凝聚文化共识

文化厚重的城市,不仅要有看得见的古迹,更要有摸得着的文化服务。武威市以书香武威”“文化惠民为抓手,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让文化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。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四季村晚、非遗进景区、全民阅读推广等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,成功承办甘肃省陆地冰壶系列赛(武威站)等体育赛事活动40余项,奔跑吧·少年系列活动15项。持续推进书香武威建设,建成城市书房26个、智慧书屋180个,举办名家讲堂”“诗词大赛等活动300余场。举办月出凉州武威诗会、万人吟诵凉州词系列活动,开展武威市戏曲晚会暨秦腔折子戏公益性演出,组织万名学子游武威活动,全市接待研学团队295批次,接待学员6.98万人次。

启示与思考

武威市的实践表明,文化是文明城市的,只有深入挖掘和利用自身文化资源,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,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的文明城市。在文化资源的利用过程中,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,只有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,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要注重文化创新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当雷台的汉风与现代的灯火交相辉映,当凉州词的韵律与城市的脉动同频共振,武威向世人证明,文化厚重的文明城市,不仅是历史的博物馆,更是精神的栖息地、发展的动力源。未来,武威将继续以文化铸魂、以文明赋能,让丝路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
文明武威
公众号
文明武威
抖音号
文明武威
头条号
文明武威
微博
今日访问量:        昨日访问量:        总访问量:
主办: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备案序号:陇ICP备18000922号-1站长统计